01老去 【爱睦家医养】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增加859万;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增加827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或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02夕阳无限好? 当家变成了无期徒刑的监狱。曾是某医院优秀内科医生的李阿姨,今年81岁独居在无电梯的老小区。因腿脚不便,加之近年患上了白内障,几次出门买菜就医都遇到了重重阻碍,自2017年底,她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当子女变成了通讯录上的名字。空巢近十年的李老夫妇,起初觉得充裕的养老金足够安度晚年。直到年初李叔叔突发中风,幸亏有邻居帮忙送到了医院。儿子工作很忙,但还是在医院陪护了几天,最终是夫妇俩劝他回去的。理性思考的时候,夫妇俩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这么违心… 当退休生活变成了漫无目的的游荡。68岁的侯阿姨丈夫2016年去世,虽然三年的时间已经冲淡了些许悲伤,但生活仍显得有些漫无目的。侯阿姨每天可以去三次公园,但又不知道去干嘛,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03何道桑榆晚? 中国人历来注重家庭观念,而在传统的“孝文化”中,讲究“膝下承欢”。换言之,居家养老是更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养老院则往往为中国人所讳言。 然而,独生子女时代,中国的主流家庭结构已经逐渐向421演变,即一对夫妻要养育一个孩子,并同时奉养四个老人。“生活的重担”既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自嘲,也是无奈的事实,“分身乏术”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而从更现实的经济角度出发,如果由子女亲自照顾老人,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如果请保姆,却无法消除老人的孤独感,而保姆的价格还在历年走高。 中国人的养老问题,似乎一时陷入了困境。 04破局 细究困境的根源,其实还在于中国人的养老观念。画地为牢,囿于传统居家观念,困住的不仅是自己,还有整个家庭。 2016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近年来,中国养老行业不断发展,养老机构种类多元化,从兜底的敬老院到高品质的养老社区全面发展,引入美国、日本、澳洲等先进养老理念的养老社区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人养老困境破局的契机,正在于此。 05为霞尚满天 老年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高点。年轻人无法企及的胸怀与眼界,是岁月对老人的回馈。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走进社群、社区、社会,不再把自己囚禁于家中,像年轻时一样,追寻自己的朋友与爱好,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困境的方向。 养老机构,正是这样的一个社群、社区、社会。志同道合则呼朋引伴,是为社群;聚居一处而守望相助,是为社区;和而不同又共同进步,是为社会。走进养老机构,并不象征着子女不孝,也不意味着老无所依,而是老人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托付给专业的机构,并在其间获取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最终实现自我需求。 目前,养老机构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化,有提供日托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有提供长期照料的养老公寓、有提供护理照护的护理院、有提供康复服务的康复中心。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功能齐全的养老社区。仿照欧美模式,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从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失智照料到护理照护的一站式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人在身体情况变化时还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对应的照料服务。养老机构正在打破人们对于传统养老院的印象,入住养老社区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