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在通常国际标准中,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即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5亿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人,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面对迅速到来的“白发浪潮”,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我国老年人口目前的状况是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速。独居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传统养老模式中三世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8亿人左右。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关系到社会每个家庭、每个人的不容回避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养老保障,须有雄厚的资本积累作为其实现的物质基础。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对老年养老保障的最大贡献。新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目前这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世界银行做过一个课题研究,提出:养老金的实际发放数量只有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0%至80%,老年人的生活福祉才能得到保障,生活质量才不至于下降。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发达、人口年龄结构年轻的地区或城市,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较多;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结构年龄老化的地区或城市,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相对较少,由于在大范围内的调剂力度不够,总体上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我国目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意味着现在在职的一代人既要承担继续供养上一代老人的义务,又要为自己将来养老进行个人账户积累,无形中加重了在职一代人的负担。没有充足的资本储备,对老龄人群养老生活的各种美丽的描述,都将是纸面上的美好画卷。面对养老保险基金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借鉴他国成熟、合理的制度与方法,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1994年,世界银行等机构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这一体系经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践及改革经验,证明是成功的并且是可复制的。“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成为国际养老保障发展的共同趋势:第一支柱,是政府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计划;第二支柱,是由雇主发起建立的企业(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是政府提供激励政策,引导个人自愿参加的个人养老金计划。近些年,欧美及一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得较早并且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除了遵循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之外,又都结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发展出有自己独特风格和特点的养老金保障计划。美国除了“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较为成熟外,还有一个著名的“401K”计划,从上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美国诸多雇主首选的社会保障计划。所谓的“401K”计划,是指员工根据自身条件拟定缴纳额度,企业也按一定比例存入同一账户,同时,企业提供合适的投资组合供员工自主选择,再交由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统一打理资产,当雇员退休时,可以采取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多种方式领取养老金。“401K”计划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其优惠的税收政策,员工在存入额度及投资证券获利时都不用缴税,只有在退休领取时根据现时税率缴税。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对“401K”计划的账户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反过来,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的稳健投资,也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由此双方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国家中,英国作为最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从创立之初到经历多次改革后的相对完善,其多层次、多体系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依然是遵循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框架——“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下,英国通过采取“协议退出”机制,有效降低了第一支柱的替代率水平,更多倚重第二、第三支柱,从而使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下降到只维持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地位,第二、第三支柱由小变大,异军突起,快速成长为英国养老体系的中坚力量。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历史性地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个人养老金计划”,标志着英国政府力图降低公共财政养老支出并向私人部门大规模转移养老责任计划的实施。该计划推行几十年的成果显示,“英国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崛起与其本国资本市场的大发展、金融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系。英国和美国是全球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这与他们市场上“一股独大”的养老金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人社部官方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已经有北京、上海、安徽、河南、湖北等10个省区签署了4400亿元的委托投资合同,283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就流通市值而言,这次的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规模相对较小,短期内对股市的直接推动作用不是很大,但入市风格昭示了政府层面的导向,由此可以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2018年4月12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开始进行实践探索,为国民养老保险保障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养老保险“三个支柱”体系中,第三支柱是最灵活和最具效率的部分,通过税收优惠激励鼓励个人开展养老金的储蓄和投资,发挥财富管理功能,实现养老金资产的不断积累和壮大。据相关专家预测,第三支柱全面落地后,按照70%的参与率计算,每年会有1500亿元至2000亿元的规模增量,可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的稳定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下半年,中央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且进展比较顺利,开始有效缓解结构性的矛盾问题。另外,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就建立了战略储备基金,通过采用多种措施,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也是逐年增加。这位负责人明确地表示,对化解未来的养老保险支付风险是有准备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保证的。不久前笔者来到了某寿险公司在北京兴建的大型养老乐园。这里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怡然自得,各种为老年人修建的设施如恒温游泳池、书画厅、音响视听室、小剧场、舞蹈练功房、球类练习室、健身房等应有尽有,老人们居住的房间从一居到三居不等,自助餐厅提供各种口味的饭菜,还有24小时的医疗保障等,这里还定期和不定期地为老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许多社会名流、知名学者、高端人士纷纷入驻这里。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创办这一老人养老乐园的理念,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保险与医养实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一个闭环,在这里,客户可通过养老保险在该养老服务体系里安度晚年;通过健康保险,在该医疗健康体系里得到服务和治疗;通过投资理财型产品,可以实现财富增强。通过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他们的理念是符合老年人的养老理想的。这样的老年生活乐园,是众多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人心向往之的。据说,瑞士有一种“时间银行”,就是人们在退休后,在身体状况尚可的情况下,去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间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未来如果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以得到同样时间的免费护理。祈盼未来我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时间银行”,这种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养老机构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在传承互助相扶团队精神、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上,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